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疗管理 > 医疗改革 > 医保
编号:34203
应将分娩镇痛纳入医保独立支付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月19日 中国妇女报 2022.01.19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近日,参加今年北京市“两会”的北京市政协委员黄宇光建议,应将分娩镇痛纳入北京市医保独立支付,助力“三孩政策”更好落实。黄宇光认为,“分娩镇痛是每一位产妇的权利,产妇享受安全舒适和有尊严的分娩医疗服务,将有利于促进‘三孩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为此有必要建立一系列相应的优惠政策。”

    黄宇光指出,分娩镇痛也是缓解产妇恐惧心理、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手段。目前产妇惧怕生产疼痛是临床上不必要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11.7%。剖宫产的危害很多,尤其不利于再次妊娠,也不利于目前我国鼓励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早在2018年11月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批遴选了全国912家医院作为分娩镇痛试点医院,至今我国已有20余个省、市分别设立了分娩镇痛项目的医疗收费标准。但据全国范围的调研数据,目前只有贵州省和广州市将分娩镇痛收费纳入了医保单独收费,浙江省将分娩镇痛纳入DRGs单独收费。2019年北京市94家具有助产资质的医疗机构中,自然分娩的产妇为99789例,其中接受分娩镇痛的39235例,分娩镇痛率为39.32%,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北京市虽已将分娩镇痛纳入了医保,但医保规定:分娩镇痛与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打包收费,因此分娩镇痛工作开展越多的医院赔付也越多,客观上造成医院不愿意积极主动开展分娩镇痛医疗服务,也造成北京市的分娩镇痛难以进一步普及。

    另一方面,目前北京市从事麻醉专业的临床医师不足3000人,北京市各大医院的麻醉科人员紧缺和“疲劳驾驶”是普遍现象,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的配置比例不合理,为1:6(发达国家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的配比为1:3)。北京市多数医疗机构在满足临床手术麻醉的同时,难以安排出足够的麻醉专业人员从事分娩镇痛工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对分娩镇痛及高品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获得感。

    因此,黄宇光在提案中建议:在北京市医保支付中将分娩镇痛单独立项,与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医保支付分开,将分娩镇痛纳入医保独立支付,鼓励医疗机构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分娩镇痛,减少生育妇女对产程疼痛的顾虑和经济负担,给广大产妇和家人带来更加温馨人文的医疗服务,为提高生育率和应对老龄化做出政策上的优化和支持。

    黄宇光还建议,应进一步加强麻醉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在首都高校医学院开设麻醉本科课程,加大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投入,在医疗机构增加每年麻醉专业住院医师数量,加强麻醉专业人力资源配置。, http://www.100md.com